南京地接红色旅游的高淳老街历史悠久,对于南京人来说熟知能详,尤为是三四月份时节的慢城金花节,十十一月份的大闸蟹丰收季,更是吸引着无数的外地游客前往观花品蟹。来到老街,古色古香的名居建筑,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和各种美食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在这里藏着一处南京地接红色旅游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其实在这人来人往的高淳老街上,如果不看指示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有这一处南京地接红色旅游景点。它是一处普通江南民居,成为新四军办事处。

南京地接红色旅游吴家祠堂位于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迎蒸门左侧,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为砖木结构,皖式风格,分为前、中、后三进,总占地面积为2700平方米。这是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从皖南东征,开辟茅山根据地抵达江苏境内的第一站。陈毅驻淳期间,激情满怀,提笔疾书,写下了《东征出抵高淳》的壮丽诗篇,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省和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地接红色旅游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省和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首先走进正门我们就可以看到景点介绍导游图。
首先南京地接红色旅游的新四军一支队进入我们眼帘的是陈毅驻淳期间,激情满怀,提笔疾书,写下了《东征夜抵高淳》的壮丽诗篇。
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汉沟渠纵复横。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堤柳低垂晚照料,农家夜饭话桑麻。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半夜到高淳。

1938年春,活动于湘鄂赣边、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和湘南红军游击队,编成新四军第一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胡发坚任参谋长,刘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全支队共2300余人。同年四月,第一支队到皖南岩寺集中,进行短期整训。五月中旬,陈毅率第一支队由岩寺地区出发,拉开了东进抗日的序幕。6月4日凌晨,东征队伍初抵高淳。6月7日,陈毅率部离开高淳。14日进入茅山一带,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二支队与其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此时,一支对已发展到6000多人,成为开展和坚持苏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之一。
1937年10月,分散于湘、赣、闽、粤、浙、豫、皖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除广东琼崖地区游击队外),奉命集中整编为新四军。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一个特务营,共计1.03万余人。长江以南各省的红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第一、第二和第三支队活动在长江以北鄂豫皖地区的红第28军和豫南、鄂北等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后院还栽有桂花树,设有观乐台


南京星辉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更多的有关南京地接红色旅游 的相关服务,欢迎致电我社全国免费客服:4008588513,或者登录我社官网:www.travelxh.com 浏览更多产品。
本篇关键字_南京地接红色旅游,南京地接旅游景点导游服务,南京星辉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