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在经历了朝代更替和岁月洗礼之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已然不多,似乎只有与我们相距不过百年的民国,还能留下一段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华。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如今南京城里还遗存着一栋栋精致的民国建筑和遗迹,百年时光并没有使这些建筑褪去色彩,曾经围绕这些建筑发生过的故事,依然隐藏在某些建筑的角落里。然而往日的繁华随着时代变迁,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难寻昔日的芳华,难得的是如今在房地产大开发的时代,我们还能在高楼间寻觅到往日这座民国首都的荣光,民国时期的行政大楼,公共场馆,以及法国梧桐掩映下的公馆洋房,它们或华丽庄重,或简约朴素如一部厚厚的民国史。南京这座古城等着你去探索,去感知......

游览【总统府】,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这、它是一座中西结合的院落,既有设计精细的西式办公楼、高耸的圆柱、深邃的回廊,又有清幽雅致的中式园林。

前往【中山码头】,中山码头位于南京市下关长江南岸,又称下关码头,曾名首都码头,是一座渡轮码头,常年开行驶往对岸浦口码头的"宁浦线"轮渡。下关江面建设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在老虎山一带建立的军用码头白石步。时至南宋有长江六渡之一的龙湾渡为交通漕运往来之所。而现代的轮渡运输则是迟至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随津浦铁路贯通由浦口市场局于民间筹资开办,航线由下关至浦口,称"关浦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保障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顺利进行,国民政府决定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以迎接先生灵柩,并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奉安大典举行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登陆的下关码头被定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

乘坐“津浦线”到对岸的浦口火车站,【南京浦口火车站】是民国建筑,走过这条民国建筑的长廊,我在想当年朱自清父亲送他上火车时父子二人走过这长廊的情景。想着朱自清散文《背影》,当年民国首都的浦口火车站曾经留下过多少悲欢离合?《情深深雨蒙蒙》离别的车站也拍摄于此。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当年的火车站已不再熙熙攘攘,何曾想过当年的热闹与喧嚣。如今只剩下几个屹立不倒的建筑,却无法抹去人们对那段岁月的追忆......

参观【民国电厂】,民国首都电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气事业--金陵电灯官厂,距今已有105年,作为分厂的下关发电所,建于1920年。1949年之前,电厂几经曲折,历经坎坷,有过"全国模范电厂"、"首都的眼睛"之兴盛年代,也有过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衰落时期。为解放南京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京电"号小火轮就出于该厂,号称"渡江第一船"。2018年1月27日,民国首都电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夜幕降临时,逛【老门东景区】,这里的街道充满了民国的魅力和宋代城市的繁荣,青砖黛瓦,粉墙小巷,老门东给游客的第一印象充满着时光的味道,纪念品店里的文艺小物,问渠茶社里的袅袅茶香,街边凉亭里身着旗袍的姑娘们指间弹奏的琴音,还有周边传出的人群的喧嚣声,都像胶片一样刻画在你的眼中。
